广西素有“歌?!敝?, 广西各族人民一向有爱唱民歌的习俗。每年“三月三”歌圩,广西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山间、水间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共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前身是198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的“广西‘三月三’音乐舞蹈节”。1993年,改称为“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经国家文化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已成功举办六届的“广西国际民歌节”正式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并定于每年的深秋在南宁举行,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联合主办。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打造新民歌、弘扬民歌文化、扩大中外文化交流为宗旨。1999年以来,民歌节秉承这一宗旨,孜孜追求,每一届都推出丰富多彩的文体、经贸、旅游活动,吸引了大批观众。民歌节开幕晚会、中华民歌大赛、绿城歌台、外国艺术家专场演出等活动的举办,扩大了民歌的影响,为中外民歌的挖掘、整理、创作、发展与展示建立了一个绚丽的舞台,使不少濒临失传的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宝贵艺术遗产得以流传,如先后挖掘、整理并推出“侗族大歌”、“黑衣壮”、马山“三声部”民歌、龙州女子天琴等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宝贵艺术遗产。同时,民歌节成功演绎了民族文化的现代美,在民歌节举办的十多年中,词曲名家会聚南宁,创作了100多首将浓郁乡土气息与现代音乐新元素完美结合的新民歌,并以民歌新唱形式使老民歌重新释放了活力,激活了民族文化中积极强健的基因,推出了一批既有本民族特色又有时代风貌的民歌手,让南宁这个“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绽放出夺目光芒。
2004年起,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即与博览会同期举行,民歌节围绕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通过举办“风情东南亚”晚会、东南亚国际时装周、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国际龙舟邀请赛等活动,精心打造了一个蔚为壮观的“东南亚文化链”,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经过十九年的精心打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浓郁的民族性、强劲的现代性、广泛的国际性和高雅的艺术性及大众参与性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南宁向世 界递出的亮丽名片。【更多详细】
广西素有“歌?!敝?,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各族人民一向有爱唱民歌的习俗。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在这一天许多壮家姑娘、小伙甚至是上年纪的老人都会在田间山坡上相互对唱山歌,以歌定情,以歌会友。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饭和彩蛋,先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
为把民歌发扬光大,从1993年起广西开始举办民歌节。人们在民歌节上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共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民歌成了飞架于广西各民族与全国各兄弟民族及世界民族之间的彩虹。1999年11月,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了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大地飞歌》、99中国(南宁)民族服饰博览会、广西民族风情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因此一炮走红。它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劲的现代气息,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